2024年南京理工大學王牌專業(yè)有機械工程、武器系統(tǒng)與工程、化學工程與工藝、環(huán)境工程、電子信息工程、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、計算機科學與技術、軟件工程、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(tǒng)、武器發(fā)射工程等,以下是具體完整名單一覽表,供大家參考。
一、2024年南京理工大學王牌專業(yè)名單
1、一流本科專業(yè):
2019-2021年度南京理工大學一流本科專業(yè)建設點
2、國家特色專業(yè):
序號 | 學校名稱 | 專業(yè)名稱 |
1 | 南京理工大學 | 安全工程 |
2 | 南京理工大學 | 自動化 |
3 | 南京理工大學 | 武器系統(tǒng)與發(fā)射工程 |
4 | 南京理工大學 | 電子信息工程 |
5 | 南京理工大學 | 化學工程與工藝 |
6 | 南京理工大學 | 材料科學與工程 |
7 | 南京理工大學 |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 |
8 | 南京理工大學 | 電子科學與技術 |
9 | 南京理工大學 | 光電信息工程 |
3、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(yǎng)計劃專業(yè):
序號 | 學校 | 專業(yè)代碼 | 專業(yè)名稱 |
1 | 南京理工大學 | 81601 | 武器系統(tǒng)與發(fā)射工程 |
2 | 南京理工大學 | 81602 | 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 |
3 | 南京理工大學 | 81604 | 特種能源工程與煙火技術 |
4 | 南京理工大學 | 081607Y | 武器系統(tǒng)與工程 |
5 | 南京理工大學 | 70302 | 應用化學 |
6 | 南京理工大學 | 80201 | 機械工程 |
7 | 南京理工大學 | 80407 |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|
8 | 南京理工大學 | 80601 |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|
9 | 南京理工大學 | 80701 | 電子信息工程 |
10 | 南京理工大學 | 80702 | 電子科學與技術 |
11 | 南京理工大學 | 80901 |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|
12 | 南京理工大學 | 80902 | 軟件工程 |
13 | 南京理工大學 | 82502 | 環(huán)境工程 |
4、其他重點專業(yè):
江蘇省品牌專業(yè)
序號 | 專 業(yè) 名 稱 | 年度 |
1 |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 | 2003 |
2 | 化學工程與工藝 | 2003 |
3 | 電子信息工程 | 2003 |
4 | 自動化 | 2003 |
5 | 材料科學與工程 | 2003 |
6 | 測控技術與儀器 | 2006 |
7 | 工商管理 | 2006 |
南京理工大學品牌專業(yè)
序號 | 學院 | 專業(yè) |
1 | 機械工程學院 | 機械工程 |
2 | 機械工程學院 | 武器系統(tǒng)與工程 |
3 | 化工學院 | 化學工程與工藝 |
4 | 化工學院 | 安全工程 |
5 | 電子工程與光電技術學院 |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|
6 | 電子工程與光電技術學院 | 通信工程 |
7 |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 |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|
8 |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 | 軟件工程 |
9 | 經濟管理學院 | 金融學 |
10 |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| 能源與動力工程 |
11 |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| 武器發(fā)射工程 |
12 | 自動化學院 | 自動化 |
13 | 自動化學院 |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|
14 | 理學院 | 應用物理學 |
15 | 外國語學院 | 英語 |
16 | 公共事務學院 | 社會工作 |
17 |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| 材料科學與工程 |
18 |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| 材料物理 |
19 | 環(huán)境與生物工程學院 | 環(huán)境工程 |
20 | 設計藝術與傳媒學院 | 工業(yè)設計 |
二、南京理工大學專業(yè)排名
專業(yè)檔次 | 全國排名 | 專業(yè)名稱 | 星級排名 | 辦學層次 |
A++ | 1 | 武器發(fā)射工程 | 7★ | 世界知名高水平、中國頂尖專業(yè) |
A++ | 7 | 材料科學與工程 | 7★ | 世界知名高水平、中國頂尖專業(yè) |
A++ | 1 | 武器系統(tǒng)與工程 | 6★ | 世界高水平、中國頂尖專業(yè) |
A+ | 2 | 信息對抗技術 | 6★ | 世界高水平、中國頂尖專業(yè) |
A+ | 3 |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| 6★ | 世界高水平、中國頂尖專業(yè) |
A+ | 6 | 機械工程 | 6★ | 世界高水平、中國頂尖專業(yè) |
A+ | 11 | 自動化 | 6★ | 世界高水平、中國頂尖專業(yè) |
A+ | 3 | 裝甲車輛工程 | 5★ | 中國一流專業(yè) |
A+ | 5 | 社會工作 | 5★ | 中國一流專業(yè) |
A+ | 6 | 材料化學 | 5★ | 中國一流專業(yè) |
A | 6 | 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 | 5★ | 中國一流專業(yè) |
A | 8 | 金屬材料工程 | 5★ | 中國一流專業(yè) |
A+ | 9 | 電子信息工程 | 5★ | 中國一流專業(yè) |
A | 13 | 安全工程 | 5★ | 中國一流專業(yè) |
A | 15 | 電子科學與技術 | 5★ | 中國一流專業(yè) |
A | 19 | 軟件工程 | 5★ | 中國一流專業(yè) |
A | 53 | 思想政治教育 | 5★ | 中國一流專業(yè) |
A+ | 3 | 特種能源技術與工程 | 4★ | 中國高水平專業(yè) |
A+ | 3 | 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 | 4★ | 中國高水平專業(yè) |
A+ | 3 | 輻射防護與核安全 | 4★ | 中國高水平專業(yè) |
A | 4 | 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 | 4★ | 中國高水平專業(yè) |
A | 4 | 智能電網信息工程 | 4★ | 中國高水平專業(yè) |
A | 4 | 納米材料與技術 | 4★ | 中國高水平專業(yè) |
B++ | 8 | 飛行器設計與工程 | 4★ | 中國高水平專業(yè) |
B++ | 11 | 智能科學與技術 | 4★ | 中國高水平專業(yè) |
B++ | 15 |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| 4★ | 中國高水平專業(yè) |
B++ | 18 | 材料物理 | 4★ | 中國高水平專業(yè) |
B++ | 21 | 應用物理學 | 4★ | 中國高水平專業(yè) |
B++ | 28 | 工業(yè)工程 | 4★ | 中國高水平專業(yè) |
B++ | 32 | 環(huán)境工程 | 4★ | 中國高水平專業(yè) |
B++ | 33 | 人力資源管理 | 4★ | 中國高水平專業(yè) |
B++ | 34 | 化學工程與工藝 | 4★ | 中國高水平專業(yè) |
B++ | 36 |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| 4★ | 中國高水平專業(yè) |
B++ | 37 | 工業(yè)設計 | 4★ | 中國高水平專業(yè) |
B++ | 38 |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(tǒng) | 4★ | 中國高水平專業(yè) |
B++ | 40 | 工程力學 | 4★ | 中國高水平專業(yè) |
B++ | 40 | 環(huán)境設計 | 4★ | 中國高水平專業(yè) |
B++ | 43 |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| 4★ | 中國高水平專業(yè) |
B++ | 44 | 土木工程 | 4★ | 中國高水平專業(yè) |
B++ | 45 | 制藥工程 | 4★ | 中國高水平專業(yè) |
B++ | 48 |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| 4★ | 中國高水平專業(yè) |
B++ | 50 | 信息與計算科學 | 4★ | 中國高水平專業(yè) |
B++ | 53 | 測控技術與儀器 | 4★ | 中國高水平專業(yè) |
B++ | 55 | 能源與動力工程 | 4★ | 中國高水平專業(yè) |
B++ | 62 |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| 4★ | 中國高水平專業(yè) |
B++ | 67 | 通信工程 | 4★ | 中國高水平專業(yè) |
B++ | 68 | 應用化學 | 4★ | 中國高水平專業(yè) |
B++ | 86 | 國際經濟與貿易 | 4★ | 中國高水平專業(yè) |
B++ | 109 | 法學 | 4★ | 中國高水平專業(yè) |
B++ | 112 | 會計學 | 4★ | 中國高水平專業(yè) |
B++ | 134 | 英語 | 4★ | 中國高水平專業(yè) |
B++ | 26 | 網絡工程 | 3★ | 中國區(qū)域一流專業(yè) |
B+ | 30 | 應用統(tǒng)計學 | 3★ | 中國區(qū)域一流專業(yè) |
B+ | 36 | 廣播電視學 | 3★ | 中國區(qū)域一流專業(yè) |
B+ | 41 | 交通工程 | 3★ | 中國區(qū)域一流專業(yè) |
B+ | 41 |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| 3★ | 中國區(qū)域一流專業(yè) |
B+ | 57 | 公共事業(yè)管理 | 3★ | 中國區(qū)域一流專業(yè) |
B+ | 63 | 建筑環(huán)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| 3★ | 中國區(qū)域一流專業(yè) |
B+ | 77 | 車輛工程 | 3★ | 中國區(qū)域一流專業(yè) |
B+ | 95 | 生物工程 | 3★ | 中國區(qū)域一流專業(yè) |
B+ | 117 | 視覺傳達設計 | 3★ | 中國區(qū)域一流專業(yè) |
B+ | 159 | 金融學 | 3★ | 中國區(qū)域一流專業(yè) |
B+ | 181 | 工商管理 | 3★ | 中國區(qū)域一流專業(yè) |
B+ | 189 | 數(shù)學與應用數(shù)學 | 3★ | 中國區(qū)域一流專業(yè) |
三、南京理工大學簡介
南京理工大學(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),簡稱“南理工”,位于江蘇省南京市,是隸屬于工業(yè)和信息化部,由工信部、教育部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,是國家“雙一流”建設高校,“211工程”、“985工程優(yōu)勢學科創(chuàng)新平臺”建設高校,入選“111計劃”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(yǎng)計劃、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、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、國家大學生創(chuàng)新性實驗計劃、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、國家創(chuàng)新人才培養(yǎng)示范基地、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、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、全國創(chuàng)新創(chuàng)業(yè)典型經驗高校、全國首批深化創(chuàng)新創(chuàng)業(yè)教育改革示范高校、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(chuàng)新創(chuàng)業(yè)基地、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、全國專利工作試點示范高校等,是全國18所獲批國家雙創(chuàng)示范基地的高校之一,全國首批博士、碩士學位授予單位,是中俄工科大學聯(lián)盟、工業(yè)和信息化部高校聯(lián)盟、B8協(xié)同創(chuàng)新聯(lián)盟、CDIO工程教育聯(lián)盟成員單位,素有“兵器技術人才搖籃”的美譽。
學校由創(chuàng)建于1953年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分建而成,經歷了炮兵工程學院、華東工程學院、華東工學院等發(fā)展階段,1993年更名為南京理工大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