責任主題班會課件素材1
活動目標:
1.認知目標:
通過本次主題班會,學生明確對自己、對他人和集體、對家庭、對社會與國家等應盡的責任行為, 增強學生集體觀念和主人翁責任意識,建立團結友愛、積極進取的班集體。
2.情感目標:
通過本次主題班會,提高學生對責任問題的認知能力、自我教育能力和實踐能力,為形成正確的世界觀、人生觀、價值觀打下基礎。
活動準備:
1.確定主題班會的主題;
2.在學生中選出主題班會的主持人;
3.讓學生收集有關責任的事例和名人名言;
4.準備軍訓、愛心捐款、運動會、藝術節(jié)、升旗、跑操等活動的照片制作幻燈片;
5.主持人準備“最美司機吳斌”的感人事跡;
6.生活中不負責任的視頻;
7.三句半表演:《我的責任》;
8.《少年中國說》內容;
9.動員全體同學圍繞主題做好發(fā)言準備。
活動流程:
一、導入
以最美司機吳斌的感人故事引入“責任”
二、主題:責任與我們同行
齊誦班訓:銘記責任,拼搏自強,鴻鵠七班,放飛夢想。
1.圖片古今中外負責名人----什么是責任?
學生配音朗誦。
2.詩歌詮釋責任。
詩朗誦:《青春 信念 責任》
3.錄像播放:生活中不負責任的表現(xiàn)
生活中的視頻:班級的掃除、早自習、作業(yè)、環(huán)境保護等不負責任的畫面。
4.大事小事顯責任(初步了解責任的范圍)
請學生交流自己搜集的有關責任的事例。
如: 不亂扔垃圾;值日生對值日事務十分盡責, 擦黑板、掃地、擦瓷磚等絲毫不馬虎;班干部做好職責內的工作;及時關教室電燈、門窗;把作業(yè)認真做好;講文明,幫助其他同學;維護班級和學校的榮譽等等。
5.三句半表演:《我的責任》
6.觀看幻燈片:軍訓、愛心捐款、運動會、藝術節(jié)、升旗、跑操等明確我們的責任。
小組討論,發(fā)表意見!提升主題(聯(lián)系近期發(fā)生的事件)如何負責任?(只對自己負責或者只對自己的學習負責是真正的負責嗎?)
7.播放家長講話的視頻:家長眼中負責任的學生。
8.全班朗誦梁啟超的《少年中國說》。
三、班主任總結
水因為有了岸的約束,才會優(yōu)美地匯成河流。
責任對于人就像水有了岸一樣。責任是承擔憂患的力量; 是緩解糾紛的機智;是寬容別人的度量; 是克服斤斤計較能屈能伸的一種大氣。責任不僅能給予他人以滿意和快樂, 而且還會使自己更美麗、更高尚。
同學們, 你們是祖國的未來,你們的道路任重而道遠, 唯有樹立責任意識,讓責任與我們同行,你們才能取得更大的進步, 才能擁有更好的發(fā)展。就讓我們從撿起自己腳下的紙屑開始, 從每天的清晨開始, 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! 腳踏實地, 拼搏奮斗, 你們一定可以成為祖國的棟梁!
四、主持人宣布活動結束
責任主題班會課件素材2
一、教學背景:
現(xiàn)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,在家由于父母的溺愛,他們任性、以自我為中心;在學校則表現(xiàn)為:做事缺乏責任心,對家庭、集體漠不關心。因此,通過主題班會的責任教育,重點培養(yǎng)學生對責任的正確認知,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。
二、教學目的:
1、讓學生懂得什么是責任,如何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。
2、教育學生做事應有責任意識,認真負責,勇于承擔。
3、通過活動讓學生感受責任的重要性,增強其責任意識,學會對自己、對家庭、對集體與社會負責。
三、教學重點難點:
1、讓學生明確什么是自己應盡的責任。
2、教育學生如何對自己、對家庭和對集體與社會負責。
四、教學方法:
1、分工準備:講故事、演講等;
2、多媒體教學。
五、教學時間:
六、教學過程:
(一)導入:
同學們,“天下興亡”的下一句是?(生答:“匹夫有責”)??不,是“我的責任”。孟子有句名言:“以天下興亡為己任!比巳硕寄苤鲃迂撠煟煜履挠胁慌d盛的國家?哪有不團結的團體?所以說,每個學生都應該把責任拉到自己身上來,而不是推出去。本節(jié)課我們就來談談“我的責任”。(幻燈片:“我的責任”)
(二)感受故事:(幻燈片顯示故事內容,師生朗讀)
故事一:司機黃志全的事跡。
故事二:教師殷雪梅的事跡。
故事三:日本女官員的事跡。
問:三個故事都反映了什么主題?作為學生的我們該如何盡到自己的責任。
(學生自由說)
教師小結:
黃志全,這個平凡而普通的公交車司機,在生命的最后一刻,把對別人的負責,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!作為一名司機,他盡到了對乘客、對行人的責任;而作為一名普通教師,殷雪梅老師在危急關頭用自己的生命換取孩子的安全,她盡到了對學生的責任。即使曾是平凡的服務員,我們卻看到了女官員認真的工作態(tài)度和高度的責任感。他們都在自己的位置上盡職盡責。
他們都讓我們感動,更讓我們沉思:他們那一顆顆閃光的責任心讓我們不由地想起“我的責任”。作為一名在校學生,我們該肩負起怎樣的責任呢?
首先讓我們來理解“責任”的含義。
(三)理解“責任”含義:(幻燈片顯示)
1、“責任”是分內應做的事情,也就是承擔應當承擔的任務,完成應當完成的使命,做好應當做好的工作。
2、“我的責任”:
教師:人生于社會,享有人生的權利,也要盡人生的責任和義務。人生責任包括哪些?
參考:
人生應盡的責任:
(1)自我責任:就是對自己負責,對自己的生存和發(fā)展承擔責任。
(2)角色責任:在家做個好孩子,在學校做個好學生,在社會做個好公民。
(四)聯(lián)系實際,討論與明確“我的責任”:
(本環(huán)節(jié)由兩部分組成:第一,明確對自己的責任;第二,明確擔任不同角色時“我的責任”。)
第一,討論與明確對自己負責時“我的責任”:
1、由一系列問題“你的學習目的性明確嗎?你的作業(yè)認真做了嗎?你是否在游戲室、網(wǎng)吧里流連忘返?當你做錯了事,你是否勇敢地承認并改正?”導入,請學生結合實際,談談對自己不負責的行為。
參考:比如有的同學上課紀律很差;有的同學一遇難題就放棄;有的同學隨便轉專業(yè)轉班級;有的同學總以“忘記了”“習慣了”為自己的錯誤辯解;有的同學編理由請假甚至輟學等等。
這些對自己極其不負責任的行為,你有過嗎?如果有,接下來你該怎樣去面對?
2、落實行動:請學生結合自身情況,談談今后該如何去做。
第二,討論與明確擔任不同角色時“我的責任”:
教師:一個人在不同階段中,在不同場合里都會擁有不同的身份,擔當不同的角色。但不論擔當什么角色,都要負起角色責任。
1、接下來要求學生按下面的方式簡要回答,以了解自己具有不同的角色,而產(chǎn)生不同的責任。
在家庭,我是子女,我的責任孝敬父母、承擔家務、好好學習等
在學校,我是學生,我的責任尊敬老師、團結同學、努力學習、熱愛集體等
在社會,我是公民,我的責任遵紀守法、以良好行為創(chuàng)造美好的社會等
(教師提示: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責任。如子女應該孝敬父母長輩,承擔一定的家務,為父母長輩分憂等;如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,要尊敬老師,努力學習,同學的責任,同學間互相關心,互相幫助等;而擔任社會角色時,作為一個公民,要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等社會規(guī)范,國家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……由于這些角色經(jīng)常是重疊的,責任也就是多重性的;一個角色有時同時承擔著多種責任。)
2、結合道德實踐周活動,請學生談談?chuàng)尾煌巧珪r有哪些不負責任的行為。
參考:比如有的同學不認真做值日工作;有的同學熄燈之后喜歡講話;有的同學認為學校各種活動與己無關;有的同學經(jīng)常和父母吵架,甚至以不讀書為借口失蹤幾天;有的同學結識社會青年,參加打架斗毆等等。
3、暢所欲言:“我的責任”
在家、在校、在社會,我該怎樣負起我的責任?要求:把行為具體化,落實自己的行動
(提示:可結合西藏、迎奧運講文明等時政要事,具體談談應盡的社會責任。)
4、學習高震東先生(臺灣忠信高級工商學校校長)的演講節(jié)選(內容鏈接),談體會:
(五)學生童婷演講:《我的責任》(背景音樂《小夜曲》)
(六)班主任寄語:
是一棵小草,就要為大地增添綠意;是一株參天大樹,就要為人們帶來一片綠蔭;是一名學生,就要為自己學好一門專業(yè),為父母盡一份孝心,為學校盡一份責任心,為社會盡一份愛心!同學們,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,承擔起我們的責任,做時代驕子!愿我們所有的人都把責任之心攜帶在人生的道路上,讓人生散發(fā)出淡淡的、金子般的光輝。
在劉歡《從頭再來》的歌聲中班會結束。